读后感

首页 > 读后感

《我怎样上语文课》读后感

节节向上读后感(一)

只要我们真诚地献出爱心,把给人帮助化作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地传递正能量、温暖你我他,便是雷锋精神最好的传承。

1

节节向上

怎样把节日过得有点意义

作为川哥的粉丝,今天和大家聊聊《节节向上:怎样把节日过得有点意义》这本书。本书主要以节日为主,包含了34个具有特色的节日,徐川用节日新解的形式积极地引导着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设置了独特的节日议题,形成了较强的节日期待。这是一本充满优美文字和深邃思想的书,每一篇文章不仅都有一个节日主题,而且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振奋人心和向善向上的力量。

徐川的《节节向上》对于保持和增强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有深刻的意义,《节节向上》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许许多多有着共青团情结的人们的广泛共鸣。

2

在徐川写的众多节日中,

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而发的是《学雷锋日谈助人》。

在徐川写的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而发的是《学雷锋日谈助人》。我是从小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于他的事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雷锋其人其事也早已深入人心传遍神舟大地,他是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无私奉献的典型,是那个时代的男神。川哥所说的“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忙完四月走”,“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一语道出了现在的学雷锋的形式主义实质。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校每年的3月5日都会如火如荼地举行“学雷锋月”活动,学校上下顿时会涌现出许多的“小雷锋”式的人和事。学校广播、板报、班队会等铺天盖地地报导有雷锋的种种,连学校的空气仿佛都弥漫着雷锋的气味。三月一过,雷锋也就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并不是学生们不再做好人好事,而是由如火如荼变得冷冷清清,天壤之别,这只是我在学校内看到的现象。没读此篇文章时,我完全不会去想敬老院、孤独院、福利院等场所的“门可罗雀”,读后让人感到悲凉与哗然。

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两个女大学生跪在地上乞讨,大致内容是家庭贫困没钱上学,希望爱心人士资助帮忙。儿子问我怎么回事,想捐钱帮助这对姐俩。我的本能第一反应就是骗人的。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现在社会的碰瓷、有摔倒的老者讹人了、健全人装残疾人乞讨等现象让雷锋现象受到冷遇,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使大家对献爱心活动避而远之。

3

别让个案影响我们的心情,

左右我们的价值观。

这些毕竟是个案,但别让个案影响我们的心情,更不能让个案左右我们的价值观。如果看到有人被讹,我们立马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地说再也不做好事了。这多可笑。

首先,你平时有没有做过好事?其次,如果你经常做好事,碰到别人被讹就不做好事了,这是多么脆弱的玻璃心啊。因此一次被讹从而拒绝善良,这又是多么简单的愚蠢,起码说明我们的价值观太经不起“碰瓷”了。

4

世上确有宵小之徒,

但不能因为少数小人存在,

我们索性也成为小人,一了百了,

这不正中小人下怀吗?

别和道德过不去,我们远离道德,道德就会远离我们。再也没有比精神的贫瘠更可怕的事了。我们敬道德一尺,道德就会还我们一丈。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不妨问问自己为重建社会道德,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学雷锋,做好事”这句朴素的话语流传了40多年,还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热血儿女。52岁的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03年至2011年,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岁的山西师范大学女学生孟佩杰5岁时父母双亡由养母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瘫痪养父离家出走。2009年孟佩杰考上百公里外的大学,执意背上瘫痪母亲,“带着母亲上大学”感动全国。

5

要努力,要优秀,

要不畏惧失去任何人。

雷锋之所以被大家追捧,是因为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对他人的无私帮助,对社会的默默奉献,奉献精神是在全民中最提倡的精神之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而敬业奉献则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礼记·学记》里提到“敬业乐群”,指对事业要尽职,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紧密相连,在学校做学生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节假日值班工作是正常节奏,思政工作者的敬业奉献要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境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

川哥就是辅导员的代表,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理论学习,解答学生困惑上,他许下承诺,无论多忙,每一个提问的同学都能在24小时内得到答复,川哥的微信公号每天都能收到的学生提问,少则数十个、多则上百个,回复到夜里一两点钟是常事,他讲的党课深受学生喜爱,正是因为持之以恒才有了今天的“徐川现象”,个人的敬业奉献与民族的发展结合才能真正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

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

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学习雷锋不是喊一阵口号,突击做一些好事,而是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始终保持助人为乐的信念,做身边你所能做到的给予他人的帮助。

只要我们真诚地献出爱心,把给人帮助化作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持之以恒地传递正能量、温暖你我他,便是雷锋精神最好的传承。

节节向上读后感(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传统节俗文化源远流长。徐川老师的《节节向上》一书,通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深入浅出的逻辑,阐释出一个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节日,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以往的传统,在异化的节日氛围中探寻蕴藏的文化,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感受自信的力量。这本书运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包含的思想,都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品味,这本“节日谈”能激发我很多思考,甚至反思,是青年们宝贵的精神启迪。

就拿情人节里谈感情这一篇来说吧,“所有的无比坚定和一往无前,往往是因为没见过多少世面”、“曾经沧海难为水,看得多了少插嘴”……当我看完这些句子,我不敢断定这些话都是真理,可我不得不把这些话记住,不仅因为他们犀利,观点新颖,还出于我毕竟经历得不够多。

没有喝过蜂蜜的人,永远不知道蜂蜜是甜的,只是听说很甜,没有吃过螃蟹的人,永远不知道螃蟹是没毒的,只是听说能吃罢了。徐川老师说,要门当户对,不止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因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当我们年轻人谈恋爱时,我认为理智很重要,不需要把日子过成言情小说。当然,也存在只有纯真爱情的真实故事,像三毛与河西那样,无论天涯海角都相知相随,生死与共。很多时候,很多人,很多故事,都是反反复复,亦步亦趋的千篇一律。我们会在某个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一些过往与一些片段。所以,我们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故事,走好自己的路。

人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懂得感恩,尊重。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尽儿女之责,善待父母、反哺父母;感恩我们的老师,因为在老师的教诲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恩师;感恩朋友,因为在我们伤心时,朋友能倾听我们的倾诉,在困难时给我们一片希望,我们要珍惜这份友谊,在朋友需要我们的时候,伸出手来;我们还应感恩生活,是生活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让我们收获人生财富。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而这些情感,我们可以把它浓缩在节日里,就会让节日变得过得更加有意义,有文化性,而并不是如今演化成的吃喝玩乐,为了假期而去放假的现象,“每逢过节胖三斤”这句略带调侃的话。

元旦节,提醒自己是否还在追逐梦想;情人节,提醒自己今后对爱人每一天多一些关心与爱意;端午节,提醒自己是否还深记中国的传统文化?母亲节、父亲节,提醒自己今后的每一天再多一些孝道……我们谁都不知道未来什么模样,前行的路上会有多少悲欢离合,就像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永远都做不了详尽的描述,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不断探索前进的路上。所以只能选择过好当下,做好当前的一点一滴,不只为了“过节”而去“过节”。多听听别人的故事,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格言网 趣知识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