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首页 > 读后感 > 蓝海战略读书心得

《蓝海战略》读后感(一)

所有的业绩表现,从国家、个人、企业的表现来说,都是付出除以所得到的,这就是你的生产力。

创新即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系统性的。当创新是随机的时候,你就看到个体的企业家充满了创业时的风险,不断尝试,错误,改正,从失败中寻找到经验教训,当然也涉及到文化,也涉及到试验的组织,把部分组织独立出去,做成实验单元。最后一个就是避免风险的选择。这就是雄彼得的体系。

当创新成为系统化的体系时,就有了模式,思维的模式,理论方法论,最小化的风险。

所以两种创新方式,随机方式可以通过管理上的天才或者由失败的经验来慢慢的总结摸索;

而系统性的创新可以通过一定的理论一定的方法来实现。二者都是创新的方式,但是寻求的机制是不同的。这就是创新的两种价值学态,雄彼得和价值创新。

中国企业现在正在学习如何提高生产力,而生产力就等于产出除以投入。

如果你们能提高生产力,就可以提高自己发展的速度,迎头赶上。但是如果你不去创新,虽然你可以加速发展,但无法获得一种飞跃式的发展。中国企业现在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提高生产力,还要创新,这是今年都应该做的,这样明天才能有强大的品牌,而不仅仅是原料加工制造的基地。我们无法教大家来如何随即性创新,我所希望的就是大家如何系统性的创新。

什么是红海什么是蓝海?

红海战略在已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而蓝海战略是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

总而言之,红海战略或者是在价格中或者在生产中竞争,他们是生产力竞争。

蓝海战略关键就是开创新的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通过价值创新来获得新的空间。

到底什么是战略?很多人都谈论战略,但是很快的知道战略代表什么呢?

价值创新有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包括价值的建议,一个是利润上的建议,一个是人事上的定位。在价值上指的是效用减去价格,而在利润上是价格减去成本,而在人事上是包括股票的持有者,雇员,商业伙伴,包括整个社区。

产品和业务仅在市场中取悦客户远远达不到企业发展的目标,因为企业最终是要获利,这一点如果不能满足你的股东,你的雇员,你的商业伙伴,你的这些利润就是短暂的,一年可以获利,但是时间久了未必可以获利。因此,在战略上,要为这三个部分都提供令人信服的价值,为市场和股东等各方提供令人信服的价值。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战略就是有关效用有关价值有关成本有关人的几点内容的综合。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这一点久意味着可以为人民创造多大的利润,或者人民索要付出的成本。这就是国家领导人所应有的战略。对于公司领导人来讲,你可以为顾客提供什么,你要求你的顾客付出多大的价格,达到这一切所需要的成本,如何使你的雇员、你的商业伙伴、你的股东都非常满意呢?对于个人来说,也可以用四点来分析,你给一家公司工作,你给公司带来的附加值在何处呢?你的价格是多少,你的工资是多少?你的生活成本是多少?你怎么让你的老板你的同事都满意呢?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各个层次各个人。

这一套理论体系放之四海而皆准。

蓝海战略经济上的效果:

在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关于新业务的研究中,86%的新业务开拓都是在红海的领域,只有14%在蓝海领域进行,他们在收入和利润的影响中使显而易见的,蓝海领域内进行的新业务开阔虽然只有14%,但是在收入方面却占了62%,利润的39%,这本来并不吃惊,因为开拓蓝海本来就是可以提升利润的,但是令人吃惊的使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一结果,为什么还有86%的红海领域内的开拓呢?

为什么一遍发现蓝海可以带来大量的利润和收入,一遍还进行大量的红海开拓?是因为人们在红海里知道如何投资,可以进行产业分析、竞争分析,在质量上和价格上比超对手,这一切都是量化的,清晰的,这就使得投资运营非常容易。

但在蓝海,没有与红海领域相等的方法技巧,因为大家都要创建,都要从点滴中摸索经验,没有太现成的可把握的框架来系统性的开创蓝海,所以开创蓝海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蓝海战略》这本书就想改变这种状况,他提供了一系列严格的,有利的来让人们能够对蓝海中的因素量化的评估,使得蓝海的创建变成非常可行的一件事。

蓝海的创建有无可以遵循的范式呢,我们知道,所有的理论就像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最后没有一个方程式计算的话,这个理论就是没有太大的用处,包括质量控制,本来就是一直有理论,到了8、90年代,有了六西格玛,才把这些理论变得可行,所以所有的理论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方法论,才能让理论变成可行的有用的。

我们研究的资料涉及到了150个蓝海的创建,跨越了多于30个的产业,而时间上跨度有100年的时间,因为我们认为蓝海的创建与100年前没有太大的不同,因为他们都有一个范式,我们研究了跨越100年的蓝海案例,在这些蓝海创建的案例中,有成功有失败,我们就把两种案例进行比较,跨越产业的比较,跨越时间的比较,我们想找到的就是根本性的范式,根本性的方程式来使得我们能够重新创造蓝海,这些产业包括电影院业,电脑业,航空业,零售业,家庭建筑业,汽车业,制钢业等等。

那么我们研究了很多变量,包括产业变量,、组织变量,战略变量,比如产业变量,是不是说在上升的产业变量中就容易开创蓝海,在衰弱的产业中也可以开创蓝海呢?组织上的变量包括男人、女人或者说其中之一还是更容易开创蓝海,是年轻人还是年老人,是思想开放还是保守的人,这就是我们研究了各种变量的目的所在。

我们发现如下:蓝海的创建不是技术的创新,有时是通过新技术创新,有时候是通过老技术创新,一般来说,出现市场新技术的话,很多人都想到的是新技术或者说第一个进入市场的人,但是价值创新或者说蓝海战略并不在乎第一个,是否有技术上的创新,而是第一个在价值上提供飞跃的。当我们到硅谷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蓝海战略是一种新的理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蓝海战略包括三点,首先要有一个非常杰出的价值,第二个是要获利,第三个是各方面都要满意,高兴,这样才可以创造蓝海。

比如第一个诞生计算机的是mits,而不是微软苹果ibm。录像机是ampes发明的,而不是索尼松下飞利浦。

为什么大家不记得当初的发明者呢?因为这些商家都没有赚钱,发明了这些产品后,都亏本了。我们只记得赚了钱获得胜利的厂家。你们是想要发明了技术但却亏本,还是通过产品来赚钱,赢得胜利呢?技术创新者就是发明了这些创意,但是价值创新者就是发明了最后赚钱的这个人。

蓝海战略读书心得(二):在蓝海中探寻创新之路

《蓝海战略》是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著名教授W.钱。金(韩)和勒妮。莫博涅(美)所著。此书于2005年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被翻译成43种语言,获得《华尔街日报》畅销书、美国全国畅销书和全球畅销书的称号,打破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有史以来国际版权的纪录。经朋友推荐,几年前看过这书,近日再次拾起,旧书新读,另有一番感悟。

一、书中主要观点

初读此书,首先想到的就是何谓"蓝海".书中对此进行了阐述。"蓝海"是相对于"红海"概念而言,故要谈"蓝海"战略首先要厘清"红海"的概念。"红海"是指充满血腥竞争的已知市场空间。红海中的企业力求通过竞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利润增长的空间开始相应减少,"卡脖子"式的竞争最终把商海变成血色,因此称之为"红海".而"蓝海"是指尚未开发新的市场空间。在蓝海中,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是尚未被染指,蕴含巨大利润空间和发展潜力的"蓝色"海洋。

书中主要有4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企业应该把视线从传统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第二,企业应该从向对手的竞争转为向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第三,企业应该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进行筛选与重新排序。第四,要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要摆脱"红海"竞争,开创"蓝海"市场,同时追求"差异化"和"成本领先".

企业为了寻求持久、获利性的增长,往往与其对手针锋相对地竞争。企业为竞争优势而战,为市场份额而战,为实现差异化而战。然而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在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和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空间。此书作者对我们熟悉的一切战略成功的定律提出了挑战,指出企业如果流连在红海的竞争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的获利性增长。

"红海"是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但"蓝海"也不是一个没有竞争的领域,而是一个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的崭新的市场领域,在这里,企业凭借其创新能力获得更快的增长和更高的利润。为了论证观点,作者以实例方式(英国热水壶例子等)对蓝海战略做了生动阐述。

二、蓝海战略于政府行政的现实启示

几年前初读此书,更多的是从书中提到的商业规划方面理解。再读此书,结合党校学习感受和广东实际,却又多了另一方面的思考。创新的方法与变革的理念是相通的,"蓝海战略"不只是适用于商业战略的策划实施,对政府部门的规划与决策也有其影响与启发。特别是刚刚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中指出,我省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要有新发展理念,崇尚创新,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首先面临的创新就应是思想理念的变革。政府部门在与公众沟通之时,应转变传统思维观念,从顾客即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了解公众的所思所想,才能做出有效决策。我们的改革面临的许多深层次问题,破题之道亦可引入"蓝海战略".有的领域可考虑另辟蹊径,重建产业边界,开创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例如阿里巴巴与政府部门间的互联网创新模式,政府部门运用大数据进行了更有效的行政管理,公安部门引入百度数据进行交通管理的疏导。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互为发展,利用大数据分析破解工业发展的掣肘点,创造发展的新机遇。

"蓝海战略"思维亦可应用于政府规划战略的创新。蓝海战略中提出开创蓝海一般有两个基本方法,第一种是创造一种全新行业,如EBAY的在线商务。第二种是在红海内部开创蓝海,这也是更为普通和经常采用的方法。以当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为例,小企业以小家电制造和服装制造业为主,其转型升级首要解决的是技术人才和生产基础的匮乏,如果只是依靠政府培养和设备引进,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必然是高昂的。这些传统行业历经多年发展,已然是竞争激烈、利润增长空间减少的红海。如何创新开辟蓝海,可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跨越边界,重新组合开辟一片蓝海。譬如书中提及的电热茶壶案例,从供求转向需求方,考虑客户需要,开创有创意的理念,生产出更加符合和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转换的成本不高,但是创造了新品牌价值,获取了更高利润。政府部门可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开辟产业蓝海,将没落的夕阳产业变成创新的朝阳行业。这实际上也是和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方向是一致的,蓝海的战略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蓝海战略读书心得(三):

假如诺基亚一直抱守红海的话——《蓝海战略》

看过《蓝海战略》这本书后,对如今的商场有了全新的认知,以前仅局限于事物的表面,一个企业只要能够正常的运营就能得到相应的利润,不会有多大的风险,看不到它潜在的危机。现今远不是这样了,在这个世界经济暴破的时代,只想求得一时的安逸,不去谋求长远的发展,那是很难在如今的商场立足的,更何况现在的"商场如战场"竞争是如此的激烈,没有一个完善的战略与认知,要想从商海中脱颖而出是不易的。

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价值创新。创新的目标,不是去创新新奇的东西,而是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在历史上有很多企业都是获得了技术创新而最后都亏本了,像著名的摩托罗拉铱星计划最终失败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上的创新和价值的创新脱节。那么问题就是如何让用先进的技术去赚钱?这恐怕是每一个技术人员在做技术的时候,必须要反复考虑的事情。新技术是价值创新的基础,但不是价值创新的全部。以用户需求为依托,以技术为基石,推出新产品,开拓新业务,才是我们创新的责任。

其次,《蓝海战略》使我对竞争的概念又有了更新的理解。竞争,不仅仅包括和竞争对手在"红海"中的搏杀,还应包括新产品,新市场领域的占领上。通信领域不仅仅是话费价格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新产品,新业务的竞争。

"时移则事易,因为之备".客户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目光从市场的供给一方转移需求一方,也就是与其与竞争对手死拼,不如推出更能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跨越现有的竞争边界看市场,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重新排序,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 "–新的市场空间。

一个公司必须坚持探索蓝海,因为只有不断发现蓝海才能保证公司是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不会被市场淘汰。只考虑红海是不行的。

假如诺基亚一直抱守红海的话,可能它还是在做木材加工。但红海是必须的,有了一套红海的竞争能使你在发现蓝海并迅速在蓝海里确立你的地位,如果没有红海我想即使你找到拉蓝海你也不能迅速占领。蓝海代表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造新需求,代表着高利润增长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完全是在已有产业边界以外创建的,但大多数蓝海则是通过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

《蓝海战略》还阐述了另一个观点:开创蓝海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不在于尖端技术,也不在于"进入市场的时机".这些因素有时候会存在,但更多时候,它们并不存在。只有当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成本整合一体时,才有价值创新。如果创新不能如此植根于价值之中,那么技术创新者和市场先驱者往往会落到为他人做嫁衣的下场。只重价值,不重创新,就容易使企业把精力放在小步递增的"价值创造"上。这种做法,也能改善价值,却不足以使你在市场中出类拔萃。只重创新,不重价值,则易使创新仅为技术突破所驱动,或只注重市场先行,或一味追求新奇怪诞,结果是常常超过买方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购买力。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价值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市场先行区分开。

《蓝海战略》读书心得(四)

在众多企业经营管理书籍中《 蓝海战略》是一本有阅读价值的好书。对于一般的经营管理类的书籍,我一般只是看看目录,对有些感觉不错的书籍,买回家来通常是分几次在一段时间内才能读完。而读《蓝海战略》则不同,我好像是在阅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一口气就读完了全书,之后又反复捉摸了几遍,更有所不同的是,我竟然以一个项目作为蓝本做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实践。总体感觉是书中的观点正确、鲜明,书中给出的系统性的方法有可操作性,对企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对于“红海”——已知的、充满血腥竞争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着新的、尚未建立游戏规则的市场空间。蓝海战略就是引导企业冲破红海、摆脱竞争,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与传统的经营理念不同的是:在蓝海战略中,企业的战略重点不是放在巩固市场份额、和研究竞争对手上,而是侧重于研究如何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对买方价值元素的筛选和重新排序,去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以开创“蓝海”这一新的市场空间。应该承认,这对于我们通常习惯于在“差异化战略”和 “低成本战略”中舍取的思维习惯,是一个创造性的突破。

是的,蓝海是一个新名词,却不是新事物。回顾一下,许多企业的快速崛起都是得益于生长在蓝海之中。而许多企业的发展乏力也都说明了红海竞争的残酷。可以肯定蓝海时时处处都存在,它可以是新领域的发现,也可以是红海内部已有产业边界的拓展。

蓝海可以转变为红海。当你所处的蓝海的领域开始有专家学者频频著书立说的时候;当你开始关注竞争对手同时也被对手所关注的时候;当你为了企业经营越来越多地与政府部门往来的时候;那就说明你已经置身红海之中了。守住红海的阵地是应该的,寻找蓝海更是一个明智之举。这时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能以机会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来开创与取得蓝海。在《蓝海战略 》一书当中作者提供了一套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和工具,同时还以大量翔实的案例加以说明,使开创蓝海的概念变得具有可操作性。

开创蓝海的基石是:价值创新 价值和创新两者的联动,同时实现差异化和低成本两项目标。

开创蓝海的第一个基本工具是:战略布局图 这既是一个诊断工具又是一个分析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感觉到,影响工具准确度的关键是:能否准确的概括和确定各项元素,并为各项元素建立合适评价标准。

蓝海战略的第二个基本工具是:四部框架动作 1、哪些被产业认定为理所当然的因素需要剔除。2、哪些元素的含量应当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以下。3、哪些元素的含量应当被增加到产业标准以上。4、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造。

整个作业的核心是形成价值曲线。一个成功的价值曲线要具备三个特点:“重点突出”、“另辟蹊径”、“主题令人心服”。

我体会到,整套工具既可以用于开创蓝海,也可以用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风险分析。还可以用于个人的人生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

在读到“研读价值曲线”时,有一个问题尚未搞懂,既是曲线的形状可以反映企业战略的连贯,然而曲线的形状是由元素的排序确定的,在元素的排序没有明确的前提下,加之曲线的形状也是不确定的。由此又如何确定其战略是否连贯呢?希望那位看官不吝赐教   

蓝海战略读书心得(五)

观云者说

壮士断腕,需踏血前行

——读《蓝海战略》后基于国内钢笔市场的思考

蓝海战略一词,对于我们这些不接触市场运作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来说,确实十分的陌生,通读全书后,对蓝海战略有了些许浅薄的认知,使我对竞争的概念有了更新的理解。

蓝海战略,乍一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用近义词"另辟蹊径"来解释,相信大多数人一看就懂。书中引入的蓝海概念是与红海相对应的,所谓红海就是现如今存在的市场空间,在这个市场上,企业进行着血腥竞争,流的血把海染红了,所以称为红海;而蓝海指的是现如今还不存在的新兴产业,是未知的市场空间,等待人们去开辟,因为还没有人接触过这片海,所以它是海洋的原色,故称之为蓝海。蓝海战略是一种有别于红海战略的创新思维,它能带给市场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企业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开发更利于自己生存的市场空间。

且问在现如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该如何另辟蹊径寻求企业发展的新思路?金教授和莫博涅教授在《蓝海战略》中为企业指出了一条通向未来增长的新路——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关注并赶超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俗点说就是从和对手竞争现有客户转向开垦非客户这块处女地,因为满足现有客户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付更少的钱,取得更大的效用,这种做法把许多企业的现有利润都压到最低,血都快放干了,不得不在红海里挣扎以求得一线生机。

开创蓝海,就是要压低成本,同时提升买方所获得的价值,开发非客户。书中主要讲了四个做法:1、找出现有产业供需双方都认为理所应当的元素,看看可以剔除什么以降低成本;2、看看哪些元素可以降低标准;3、看看哪些元素需要增加标准以达到吸引非客户的目的;4、看看需要增加哪些新元素以达到另辟蹊径的目标。

中国很多曾经风靡一时的民族品牌都在红海里苦苦挣扎,迄今为止已被外企收购一半以上,剩下的一半里又有将近三分之二,被时间淹没在了红海里。请看一组网络数据:

1、中华牙膏:虽然仍是绿色包装,但中华牙膏已然不再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1994年1月,荷兰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控股权,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成立。中华品牌经营权租赁给联合利华公司。

2、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大宝事项已经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大宝成为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

3、银鹭:银鹭是福建省一家家族式食品企业,旗下拥有银鹭八宝粥与花生牛奶等产品,资料显示,其2010年的销售额约合54.6亿元。2011年9月,商务部正式通过雀巢收购银鹭食品集团("银鹭")60%股权案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在9月8日的厦门投洽会上,雀巢这家全球食品行业巨头最终如愿以偿,将以生产八宝粥和花生牛奶闻名的食品企业银鹭收入囊中。

4、小护士:创立于1992年。据AC尼尔森的调查统计,小护士的品牌认知度高达99%,2003年的市场份额达4.6%,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牌。2003年底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5、英雄钢笔。创立于1931年,曾是风靡全国的书写工具,如今随着电子产品和中性笔的普及,钢笔的市场需求在越来越少,英雄钢笔的主业也由此不断萎缩。英雄也曾尝试过自救转型,然而由于体制和经营管理的原因,最终都无一成功。

因为最近研究钢笔比较多,所以在看完《蓝海战略》后,对国内钢笔市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世界上与英雄年代相近创立的知名钢笔品牌,有德国的万宝龙(创立于1906年),意大利的奥罗拉(创立于1919年),万宝龙和奥罗拉直到现在还一直备受追捧,而英雄却沦落到贱卖股权的地步。作为曾经英雄钢笔的热衷消费者,究其没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英雄钢笔自身品控不断下降、面对中性笔的冲击无能为力以及无法满足国民日渐高涨的奢侈品消费需求。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国外钢笔品牌冲击中国市场,英雄钢笔转型失败导致技术流失,造成品控下降,品牌升级困难,又盲目跨界经营,最后导致股权被贱卖等恶性循环,要不是国企的背景支撑着,现在也是红海里的一具"浮尸"了。

对于英雄钢笔,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原本只能靠着低价吸引眼球,对消费者反馈的笔身漏墨、爆杆等质量问题视而不见(相信英雄内心的小人是这样想的:我都已经这么便宜了,你还想怎样),新品上市浮而不实,产品设计毫无创新、生搬照抄,导致本土作战的时候,低端市场被中性笔取代,高端市场又竞争不过万宝龙、百利金、奥罗拉等国际知名品牌,最后只能走向衰落。

钢笔领域的蓝海战略,其实早在30年前就有了雏形,万宝龙也曾经面临英雄钢笔这样的窘境。为了拓展业务,万宝龙开始扩充钢笔的产品线,尝试生产中低价位的钢笔,而这次错误的决策也严重损害了万宝龙的品牌价值,一向坚持高端定价的万宝龙钢笔也遭遇过在文具店清仓处理的窘境。直到1987年,瑞士历峰集团收购了万宝龙,而当时有工程师背景的前任CEO诺伯特也开始对万宝龙进行品牌改造。首先诺伯特要求工厂在坚持品质的同时融入艺术元素,并融合雕镂彩绘、宝石镶嵌等古老的工艺制笔方法;此外万宝龙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高端产品线上,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将中低价位的产品全部砍掉,并将钢笔价格提高一倍以上,以高价位策略拯救品牌形象。也正是这次"把技术变艺术、把量产变限量"的品牌改造挽救了万宝龙,在归属历峰集团旗下之后,万宝龙的业绩开始持续上升。

万宝龙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和目标客户定位,它的设计和品牌推广活动在坚持品牌定位的同时,也会针对不同客户群而有所调整。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始终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巧妙运用"不易得"的心理技巧,推出限量版产品(如艺术赞助人系列,价格从不低于五位数)。

"不管产品线如何丰富,必须保证所有产品都是值得世代相传、具有永恒价值的奢侈品".——这是万宝龙的坚持,也铸就了它的辉煌。

话题回到我国的英雄钢笔,商务部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振兴老字号工程",计划通过将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对其进行扶持。《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规定的评选标准很多,包括品牌创立于1956年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等7项标准。能否重视并长期重视老品牌的重振,考验着地方政府的魄力及财力,复兴老品牌并不能实现短期的经济效益,但长期下来对当地的经济实力和文化魅力一定会有所提升。经济振兴方面的话题过于沉重,而且鄙人水平及能力也有限,网上对于英雄钢笔的案例分析已经足够多,作为一位民族品牌支持者及钢笔爱好者,在看完《蓝海战略》后,针对英雄钢笔只想谈谈用户体验和改进建议。

蓝海战略主要有四点做法,其中两点强调要找出现有产品供需双方都认为理所应当的元素,看看可以剔除什么以降低成本,再看需要增加哪些新元素以达到另辟蹊径的目标。要重振英雄钢笔,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品控,不能再出现10支英雄钢笔,10种质量问题的情况;其次可以借鉴万宝龙的经验,砍掉不畅销或者根本打不开市场的产品,只做经典款及畅销款(经典款如曾经赶超派克的英雄100),钢笔材质上可以与时俱进的采用现如今比较前沿的环保材料;再次,作为少数能使用一辈子的工具,钢笔的笔尖质量及打磨方式是钢笔的灵魂。日本非常出名的钢笔写乐长刀研,由长原宣义先生开创,卖点就是笔尖。特殊的打磨方式令长刀研笔尖写出的文字笔画有明显的粗细变化,能够写出接近毛笔笔触的汉字,长原先生倾尽64年光阴,只为磨好当代人几乎不曾接触的钢笔笔尖,他磨出的笔尖搭配写乐五花八门的华丽笔杆,成就了写乐这个百年钢笔老厂的灵魂作品——这就是匠人精神。

匠心,曾是我华夏的精粹,中国人善于把各行各业做出极致,日本人学会了我们的精神,我们反倒失去了。中国人书写汉字弘扬书法,理应大力培养自己优秀的笔尖打磨工匠,如能有幸出个大师,那将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些笔友的福音。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仍有一些手工匠人不忘初心,一直在探寻适合汉字硬笔书法的笔尖打磨方式。目前所知国内唯一能够与长刀研相媲美且自主研发的钢笔打磨方式,是由辽宁崔宝丰师傅所创的"牛角尖"打磨法(目前唯一能查到的资料),已申请国家专利和注册商标,具有书写顺滑、阻尼适中、控水精准、出锋容易等优点,但却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动化流水线使笔尖打磨流于平庸,手工打磨并寻找更适合书写汉字的打磨方式,通过政府扶持、改变经营模式及理念,硬件上提高品控和稳定产品质量,软件上可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并舍弃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如华而不实的产品外包装;一个产品系列市场还没做起来就又投入新的产品开发等),我想这是改变中国钢笔未来的唯一希望。

壮士断腕,需踏血前行;虽英雄迟暮,愿东山再起!

关于《蓝海战略》的读书感想 蓝海的意思是没有被发现的领域,或者是说没有被意识到的商业领域,一般是针对一个企业来说的或者是一个行业,读完《蓝海战略》发现这本书强调最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创造新的客户群,无论是通过争取到替换产品的客户,还是通过带动互补产品的增长来间接地提升新客户的数量,着重关注共同点而不是差异点,正如一个企业,在红海中苦苦挣扎最后必然是利润逐渐缩小,要么被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打败,要么就是因为整个行业的利益蛋糕维持不变或者逐渐缩小而无法继续生存,其实想一想20年前吧,那时候中国有几个人能够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对待一个新事物很多都是持怀疑态度,比如说当时你跟一个企业说,我可以在互联网上帮你做广告,只要在搜索栏里输入你的产品的名称,瞬间就能够得到关于产品的介绍,现在感觉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估计大家都会认为你是一个疯子,但是当时马云就是一个这样的“疯子”,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马云刚从杭州师范毕业,做了几年教英语的老师后,又办起了翻译社,当他1995年在美国接触到互联网时,就被吸引了,发现了商机,就回国办中国黄页,不断向别人介绍互联网的作用和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出意料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骗子,就是为了骗钱的,但是马云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是一个“蓝海”,需求既然没有被消费者发现,那么就只能创造需求,也就是开拓第三类非客户群,最终大家也都发现互联网的发展正如马云预料

的那样,甚至更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事后有记者采访他,他的回答中有一句话“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的确,无论我们是试图创造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蓝海,还是在红海之外,探索出新的领域,首先要考虑的是需求,是潜在客户的需求,大家到底需要什么,现在科技的成就或者可能的未来科技的进步,能为人们带来什么便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更加有前途的是立足于科技的发展,发现新的客户需求,并为之作出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行业固有的客户是有限的,与其为了有限的资源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发现新的客户,麦当劳的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服务快速、质量、清洁等因素都是使他在既定的快餐红海中取胜的重要原因,但是麦当劳在不同国家发展时,面对不同文化的饮食习惯就做出了具体的改变,可以说是因地制宜,比如在中国麦当劳的早餐中就提供了油条,豆浆等中国人爱吃的食品,而且在每个麦当劳分店里都以一个儿童游乐园,虽然不大,但是足以诱惑年龄较小的喜欢吃一会儿玩一会儿的小朋友了,而在小朋友的强烈要求下,他们的父母就有理由进去喝上一杯可乐或者汉堡了,还有就是很多餐饮类企业比如麦当劳什么的,都发现人们往往容易不自觉的拿出手机上会网,在消费者吃完东西时也容易拿起手机浏览一下网页,所以这些餐饮店大部分都提供免费wifi,这样必然增加了一部分客户停留的时间,看起来吃饭的人很多,造成了生意火爆的场面,正好大家普遍认为选择的人多的就是好的,又带动了一部分潜在客户群。其实创新不一定是技术的创新,也可以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上个月360老总周鸿祎校友回学校做了一个报告会,和同学们分享他理解的创新,期间他就一直强调在互联网行业,创新不一定是技术的创新,用户体验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360其实技术上没有没有很大优势,关键是拥有一大批忠实的客户,这才是最关键的,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360安全管家和360杀毒,一般都是一键扫描,一键杀毒,周鸿祎强调,我们的产品的用户大部分都是不同技术的小白,还有年龄较大的客户,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沙箱,什么是云查杀,什么是隔离模式,安全模式,但是他们最想要

的是简单地操作搞定电脑的问题,这就对了,360完全就是为大部分的小白提供服务的,大家不需要知道什么是病毒,怎么处理最好,只需按一下按钮,一切交给360搞定,只有方便了客户,才能赢得客服的支持。只要有了客户,不愁公司干不下去,360为什么要有一个开机速度扫描呢,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有客户向360反应,机子开机很慢,用360杀过毒了,也检测过木马了,都没问题,但还是开机慢,埋怨360不给力,其实但是360只负责病毒和木马的,但是既然客户提出来了,这就表明这个领域还没有公司涉足,还没有等公司创造需求,客户就已经提出需求了,360并没有逃避责任,看准了市场,发现了蓝海,勇敢的承担起这个任务,向所有恶意软件开展,几乎成为行业公敌,因为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在靠恶意软件来获取流量,但是360坚定地站在了客户的一边,争取到了这部分客户,开创了新的市场,也就是扫描恶意软件,插件的业务,拓展了市场,其实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拓展业务,不过大部分都是跟风而起,只有最先发现蓝海的才能占据有利位置,所以说一定站在需求的角度,敏锐的捕捉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有的但被认为是理所应当没有的需求,这样才有可能发现蓝海,实施蓝海战略。

格言网 趣知识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