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首页 > 读后感 > 读《鞋狗》有感

读《鞋狗》有感(一)

《鞋狗》是一本耐克的创始人讲述自己创业经历的书。同很多写的像案例分析的企业传记不同,这本书写的更像一本悬念迭起的小说。从产生卖鞋子的想法开始到真正单枪匹马的卖鞋子,然后遇到代理权问题,再到创立自己的品牌,一步步发展壮大,接着是遇到资金问题,税务问题,技术问题,最后公司上市,成为横跨多个运动领域的帝国,作者主题鲜明又不遗漏必要细节的将创立耐克的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述给读者,理性又诚实。

起因

小时幻想着拯救世界,长大后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我,但是我依旧固执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创立一个运动装备公司,并使其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可以抗衡已经统治运动装备领域几十年的阿迪达斯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到底做对了什么?他在关键时刻的一些选择对创业者有什么启示呢?他身上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呢?

1

选对行业

尽管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战后已经高速发展了近20年,大部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健康问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是跑步并不流行,那时候,出门跑几公里会被认为是怪胎,而锻炼身体、分泌内酚酞、健康长寿这些跑步的益处更是闻所未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奈特勇敢地将制作考究、价格低廉的日本运动鞋品牌鬼冢虎带到了美国,并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他之所以选择运动鞋领域开创自己的事业,一方面当然 与自己运动员出身、酷爱跑步有关,一方面也与作为斯坦福商学院硕士的他的市场眼光有关。他知道,跑步是生活富足以后的人们必然会选择的运动。

2

选对合伙人

其次是他选对了合伙人。从开始代理鬼冢虎开始,他就邀请自己的大学跑步教练兼人生导师鲍尔曼作为自己的合伙人,而鲍尔曼不仅仅是一名跑步教练,更是一名狂热的运动鞋技术革新者,不管是在他们为鬼冢虎做代理的时候还是创立的自己的品牌以后,鲍尔曼一直作为一名跑鞋技术专家为公司各种新鞋的改进出谋划策、亲自动手实验,这是大部分只懂销售的创始人所不具备的。在公司业务进一步扩大以后,他不拘一格雇人的眼光和合理用人的见识也显现了出来。拥有销售才能但每天神经质般写信给他抱怨的约翰逊被他一步步委以重任,开发市场;双腿残疾、坐着轮椅的但做事认真的伍德尔被任命为人事主管;与自己在会计所共事过的前辈海斯则被他劝进公司当财务主管;在法律纠纷中帮公司度过难关的年轻律师斯特拉瑟被他慧眼识中,然后被他真诚的邀请而加入了公司,而事实证明斯特拉瑟是天生的谈判高手。他们这群合伙人似乎是一支杂牌军,但绝对足够聪明。

3

坚持创新

他对创新的坚持,对新生技术的乐意尝试也是耐克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关键。作为后起之秀,耐克要想与老大哥阿迪达斯竞争,不能靠投钱砸广告超越对手,只能另辟蹊径,靠技术创新和物美价廉慢慢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奈特深知这一点,并很好的用行动体现了出来。

4

坚韧不拔

作为创业者的他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他身上的坚持和坚韧。创业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奈特的创业过程中,代理权问题,资金问题,税务问题和技术问题,每一个都可能让他的公司走向万劫不复,每个问题都让他彻夜难眠,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直到事情出现转机。他说:“懦弱者从不启程,弱者死在路上,只剩我们前行,一步都不停”。

梦是诚实的吗?

所思

奈特的偶像,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长跑运动员史蒂夫.普雷方丹说过的一句名言备受奈特推崇:

很多人都会遇到更有经验的对手,也许我根本没可能赢。但是,如果我迈出脚步,鼓起勇气,最后累 晕,对手仍然打败了我,只要我让对手紧张起来,让他竭尽全力才能赢我,那么这只能证明他当天的表现比我好。

这就是作为创业者的他极为推崇的精神。

所忆

那些年

我做过的梦

当你在朝一个错误的方向,越努力只会偏得越远。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去坚持,终究会有成功的那天,至少也是离成功越来越近。要能够选择好正确的方向,需要睿智,机敏还有洞察力,加油,年轻人!

读《鞋狗》有感(二)

在国庆期间,毛总把他翻译的《鞋狗》送给我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一直因为时间问题,没敢开始看,终于利用年前几天和过春节的时间把它完成了,非常有收获,忍不住要分享下感受。

全书是采用编年体,记录了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19年的历程:从1962年(开始萌生做鞋)到1972年(耐克诞生),再到1980年(耐克公司上市)。这段时间是菲尔·奈特的公司(蓝带公司、耐克公司)从0到1,从1到100的阶段,看到了一个典型的兴趣创业成功的代表;看到了一个从代理到研发,再到自主品牌创业轨迹的成功;看到了从一个人到整个团队,再到整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塑造与传承。

19年的惊心动魄,看着比小说还跌宕起伏的情节,感受着菲尔·奈特心路历程的煎熬和坚持,体会着团队伙伴们除妖打怪的成长,伴随着鞋科技的突飞猛进,对应着自己作为鞋客户的购买目的变化,耐克的成长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全书的经典放在了最后,“永远不要停止—菲尔·奈特的夜晚沉思”把耐克前19年的创业阶段和后面的守业阶段做了很好的连贯。

看完全书之后,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信任和真实。

全书第一个感动我的场景出现在1970年,作为代理商的蓝带公司,最缺乏的就是现金,而菲尔·奈特去找伍德尔(早期员工)借钱时,家庭条件并不好的伍德尔的父母将家中的5000元现金借给了他,同时还把最后的3000元(仅存的储蓄)也给了他,原因就是一句话——“如果你对自己儿子为之奋斗的公司都无法信任,你还能信任谁呢?”。多么简单的理由,但又是多么重的信任!这是父母对儿女的信任加上员工对老板的信任!

信任不会是单向的,全书中菲尔·奈特都非常低调的描述自己,财务不行,技术不行,市场不行,过分害羞和太注重隐私,其实他更是一个大心脏的人,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事,放手让伙伴来做,而且能容纳各种情商不高的伙伴加入,并承担最后的结果。这种信任,让他的伙伴找到了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让伙伴们用无限的激情和最大的努力去展示自己,鞋成为了大家的事,是叫“鬼冢虎”还是叫“耐克”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的鞋,我们最棒的鞋!

信任还体现在对团队的慢慢来,日商岩井的前CEO速水优在与菲尔·奈特的对话中,用竹子比喻团队,让菲尔·奈特领悟到东方的管理信任——努力培养和扩大现有的管理团队,慢慢来,用更多耐心,做更多的训练和长期计划,把眼光变得更宽、更长远。

信任建立了公司的良好沟通,同时信任更是耐克公司作为从经销商起家的企业基因,公司与外部的沟通必须要在商业的信任基础之上。与日本鬼冢公司的信任问题困扰了耐克公司十几年,最终在1974年爆发了。与日本鬼冢公司的官司,几乎将耐克十几年的经营毁于一旦!最后是真实救了耐克。

真实,说起来和信任一样容易,但做起来重担在肩!作为创业的小公司,初创公司,在竞争中没有实力,没有案例,如何才能说服客户,更不是一件容易事。菲尔·奈特的蓝带公司就是为了能成为“鬼冢虎”的代理商而灵机一动诞生的,而后的几年,也一直是利用日美的信息不对称在经营,但从有公司的第一天起,菲尔·奈特就是真实的,和父母说实话,母亲成为第一批客户;和老婆说实话,换来坚实的后盾,和伙伴说实话,伙伴玩命干。到了日本的鬼冢公司来美国视察时,也是真实展现,虽然是面子挂不住,也没有伪装(临时租一个假办公室),到了1975年,耐克公司遇到的最大的财务危机就是因为现金流差了一个星期,出现了空头支票,更是真实才引来了贵人——日商岩井,得到了新的更多的贷款,不仅化解了危机,而且有了扩大的可能。在与日本鬼冢公司的官司、和美国海关的市价征税纷争中,都是真实让耐克走出死亡线。

真实还造就了耐克管理团队的“恶棍”会议,“恶棍”会议是为了大家看清自己,是友情、忠诚、感激、爱,在“恶棍”会议上,管理团队畅所欲言,用疯狂的方式找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把歌功颂德的面子放在一边。

最真实的描述体现在菲尔·奈特最后对待斯特拉瑟的态度上。斯特拉瑟,这个他看中的大块头,为耐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后心高气傲,不仅辞职,而且加入到阿迪达斯,到斯特拉瑟心脏病复发过世,菲尔·奈特都没有原谅他,因为他不擅长宽恕。

如今的耐克已经是国际化大公司,但不要忘了他诞生时的无助脆弱;现在我们还是小公司,但不要菲薄了我们的前景和未来。

祝大家都成为丛林中的高手。

读《鞋狗》有感(三)

感谢清华金博三期郭佳莹同学组织金博读书会并推荐了《鞋狗》一书,按以前的习惯,读自传甚少,不是有句话: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自传对我们能吸引的更多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条相同的路。所以遗憾对企业界三大神一样的自传(松下幸之助,杰克韦尔奇,李嘉诚)至今没好好去拜读过,不过作为房地产界的一份子,不可避免翻过我们年轻时王石的书,准备谢幕时任大炮的书,还有所谓的房地产思想灵魂者冯伦先生的杰作,如果从MBA经典企业案例出发,就是十年前读过华为研究丛书,所以已生华发,却智慧缺乏。

读了两遍《鞋狗》,一个是因为清华杨斌校长的序,一个是因为突然发现《鞋狗》主人奈特先生三十年前其实也影响了我及我周遭的人生。

本书主要写到了1980年,奈特先生访问了中国便没了下文,但众所周知,八十年代耐克在中国设了厂,主要在福建莆田,才有今天的鞋城莆田。那时候中国什么都还处于懵懵懂懂年代,因为在外经系统有点关系的姑妈,身边的一大堆亲戚突然成为了耐克工厂的招工,每天都兴奋的回家说起耐克厂的种种故事,那是一个鞋子都不轻易穿得起的年代,突然去生产这么高档的鞋子,能不兴奋吗。而当她们都成长起来,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时,姑妈把她们都招回来,自己开了鞋模厂,成为了家族第一个工商者,我的父亲那时候生意失败,也在里面打工,我中学的每个月伙食费就是眼巴巴去那边拿的,所以我感谢奈特先生简接给了我学费。

当然,影响不至于此,我的一个漂亮表姐远嫁台湾,成为当初耐克鞋模厂一个技术总工的老婆,一个最漂亮的儿时玩伴,成为耐克鞋厂总经理的老婆,台湾人,目前已经三个小孩。我的表弟,表妹从耐克厂里偷师后,我的两个舅舅,一个表弟都开了自己的鞋厂,有了自己的品牌,他们很早也就攒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所以感谢耐克,感谢奈特,除了他们抢走我们儿时最漂亮的女孩。

刚读这本书并不感冒,原因有二:一、很多名人给本书作简序很假,完全有营销之嫌,例如柳传志先生的一句话“一家企业只顾自己活着还是不够的,还得帮助其他人活得更加充实在,在这方面《鞋狗》是一个标杆”,我读了两遍,并没发现这方面内容,所以我估计是柳先生的秘书可能书都没看,胡编两句。李开复先生的简序也是,“创业者可以从《鞋狗》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愿景,信念,理智,耐心,真诚……。”,用“愿景”与“信念”来描述过于高大上,一个企业一开始只是为了生存,并没有那么崇高,这是样板戏用词,“理智”也不见得,某种意义耐克是因为一开始不理智,或一直不理智才有今天,奈特的父亲一直觉得儿子疯了,从在电视上看到奥运选手穿耐克的鞋子比赛,才真正改变观念,耐克能有今天,奈特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恶棍会议”,这是一种不理智的头脑风暴,激发出许多真知灼见。真诚也只是体现在几次官司之中与法官,真诚与生意无关,至于耐心倒是贯穿始终。徐小平更是用了马列主义式序言,什么“抓住机遇再创辉煌”,狗屁不通,还以为奈特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估计也是没见地的代笔者写的,我到现在都怀疑这些人书都亲自看了没。二:本书一开头语言过于跳跃,过于抒情,铺垫过于冗长,好像一定要描绘成大事者之前,种种简单迹象都是有玄机的,冥冥之中埋下伏笔。一个历经沧桑的大成者,一个老者,用这种语调,不太可能,所以也有代笔之嫌,当然随着逐步进入正题,后面这种痕迹渐渐消失,也不影响阅读。

随着故事的深入,这本书还是吸引了我,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作为企业经营的参照,我读到了什么?这可能也是我们金博读书会会长郭佳莹女士一再嘱咐我要写的读后感,我想或许有这几方面。

一、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财富,一群创业的基石。可以说没有鲍尔曼,没有约翰逊,没有伍德尔,没有斯特立瑟,没有海斯,没有凯尔,没有查克,没有一个又一个对耐克每个发展阶段,每个环节,每一个协作作出重要工作的人,也不会有今天的耐克,也不会有今天的奈特。正是这一个个所谓的鞋狗,因为他们的孜孜不倦,因为他们对鞋的痴迷,才有今天风靡全球的一双双漂亮的耐克运动鞋。

我见过很多运动教练,也听过很多训练案例,但像鲍尔曼教练那样,一直以一个外科医生的精神,用像手术刀一样的双手日以继夜地对跑鞋进行折腾的,又坚持不懈去赛场上去试验的,好像只有他了,可怜了http://i1766.com他太太的华夫饼机。某种意义上耐克最终能攻克市场,并占领市场,靠得正是这种精神,精益求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也不放过每一个可能提高运动成绩,或让双脚更舒适的想法,只有过得硬的产品,才能真正并永久取悦客户,而不是一时的吹嘘与蒙骗。

约翰逊,耐克的第一个全职员工,有永不褪却的热情,就像永远在奔跑,搜集市场反应,维系客户关系,统计市场数据,不断开拓新疆域,让奈特烦不胜烦的源源不断产品与市场建议信件,每次都在拼命,抱怨,抗争,但每次又在听命,坚持,因为他爱这个事业,他可以为了这个为之奋斗的事业,作出各种牺牲。当别人都在兴高采烈,漫无天际的侃大山时,他总是静静在思考,阅读。

伍德尔,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天生管理者,再复杂的事情都在他手上能慢慢理顺,总是充满耐心,一个企业的大管家。海斯,一个好酒的会计师,他有一双鹰般的双眼,总能从复杂的财务报表中发现重要的端倪,他为耐克建立了精确的财务系统,也为海外扩张建立了重要的对冲系统。斯特立瑟,一个优秀的律师,一个天生的谈判专家,总人不让人失望。凯尔,一个永远的支持者。查克,一个高瞻远瞩者,总在关键时刻扮演重要人物。

正是以上这一些人,在耐克发展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位置中扮演了重要作用。而想想奈特,除了有斯坦福的文凭,蛮多时候他处于害羞与彷徨之中,但他贵在坚持,贵在不懈,贵在为跑而生的信念,他一开始并没有远大理想,他只是为了鞋子痴迷,我理解这种境界,每个人都有爱好,并为之痴迷,不过有的是女人,有的是毒品,有的是邮票,有的是烟斗,有的是像海斯一样,是推土机。当然光痴迷还是不够的,还要付出,源源不断的付出。奈特最成功之处,他容得了这么多人,也懂得发挥每个人优势,奈特也是幸运的,更多时候,一将难求,而这些人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来到他身边。

现实中,我们很多企业存在以下几个现象:1、只有共患难,没有同享福,企业稍有起色,或盈利,合作伙伴就开始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相互排挤。2、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重视创业基石员工,天天车水马龙换人,许以一大堆高薪,挖了一大堆眼花缭乱的人,干不了什么事。只有新人笑,旧人哭。3、病态家族企业,任人唯亲,重要岗位都是七大姑,八大姨,明知道一个个玩忽职守,吃拿卡要,也当没看见,不是有句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即可。根本没意识落下病根。4、在人才使用上,没有运气,也没有努力,高高在上,或大胆独揽,或吝啬成性,公司永远是那几口人,秘书,助理,司机,些许业务员。

二、资本。靠自己的钱,太容易枯竭,企业要快速发展就要源源不断,如饥似渴地融资,要有各种渠道,各种平台,才能保稳,才能病毒式扩张。耐克的初期发展阶段一直处于百分八九十的负债,没有什么现金,没有什么资产,不可靠的浮存。多少次也因为融资出问题命悬一线,能快速发展也离不开银行资金与日商岩井的坚决的财务支持,当然后期就是企业债券与股市资金。整本书中,奈特除了与鬼冢公司的北风斗争累一点,奈特先生主要精力耗在他一直在躲又不得不见的银行,永远在玩着猫抓老鼠的游戏。

我们很多企业家经常在炫耀没有怎么用银行的钱,所以也只能做做不大的民营企业,或融资渠道单一,容易出现财务风险,还有一个最重要就是中国的金融大环境并不开放,国企及一部份上市公司喝饱,民企,或应该说大部份提供就业的中小企业饿死,就更别指望他们像耐克一样成长。

三、产品创新。这个创新是教徒式的创新,对产品像狗一样的忠诚,像狗一样的凶悍,像狗一样的坚持不懈。如果放在我们现在的语境,或是口头禅,说温柔一点,叫“以人为本”。病态式的研发,产生精益求精的产品,才能逐步吞食阿迪达斯与锐步等的市场,那时候阿迪达斯与锐步的研发人员,可能都在宽敞明亮的大楼里,高薪厚禄养着,却漫不经心地闭门造车研发,最重要他们拒绝了鲁迪的气垫鞋,这是致命的。

四、视野。奈特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视野,才盯住日本产品,并在一无所知的创业阶段开启环球观光之旅,获取人文与灵感,在生产阶段直接建立了低成本的海外生产模式,而在营销扩张阶段也就直接盯上了有20亿只脚的中国。当然盯住有潜力的运动明星更是耐克成功之道,没有慧眼识乔丹等,也不可能有今天,某种意义,乔丹创造了NBA的辉煌,也造就了耐克的辉煌。

五、企业要做大,必须先活下来。奈特先生创业早期一直在兼职打工,推销,业务员,老师,会计师,直到付得起自己联合创始人的薪水,办公地点也是自家地下室开始。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这么想,一开始就要求起步很高,宽敞明亮办公室,出入大奔宝马,户头有充裕现金,一大堆小弟跟在背后,不然觉得丢脸,关键动不动就要做高大上的行业,或前沿时髦行业,不然那还叫公司吗,到处去求人的卖鞋很难想像。

六、一见动心,且心永远都在上窜下跳的是情人,一见倾心,且心越见越安静的是老婆。对于奈特,萨拉是前者,太太佩妮是后者。

七、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奈特学成,父亲给了第一笔资金,后来给了担保,让他学会向银行要钱。当然最重要的是,奈特困难时都想起与父亲的交流。没有母亲坚定向他买第一双鞋,也不会有奈特的信心。妻子总是在最关键时候站在身边,为接待北见,几经崩溃的更换轮胎。

谈完学习心得,我们是否还有些遗憾呢,因为凡事不可能都是尽善尽美的,盲目地崇拜与跟风也不是我一惯的风格。下面我就谈两点遗憾:

1、通篇过于温情,对商业竞争的血淋淋,或在利益上的赤裸裸谈得不多。所有商业行为都不可能有我们想像的高尚、浪漫,充满了弱肉强食,你死我活,逐利是商人的根本,有时候并没有尊严,况且人无完人。对于姚明球鞋代言一事,我历历在目。当初因为在97年与耐克有12万美元代言,2000年与耐克有四年20万美元的代言的渊源,姚明在2004年进入NBA时,热情而又充满希望地等待耐克的代言报价,但是耐克给了姚明一个充满歧视的报价,2003年给了勒布朗詹姆斯7年9000万美元的代言报价,却在随后的2004年给了姚明4年160万美元的代言报价,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对大个,对黄种人,对中国人的歧视,也是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歧视,大把拿着中国市场的巨额利益,却没把当初举国欢腾的大姚放心里,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于是彻底把姚明激怒了,选择了极其有诚意,且充满了尊重的锐步7年5000万报价,拒绝了耐克7年1.2亿美元的二次报价,应该说开始不了解事情真相,我为姚明损失7000万美元可惜,但是在了解真相后,我对大姚充满了尊重,这是个中国的好孩子,在他眼里,中国人的尊严比再多的金钱重要。虽然耐克上下因为姚明的拒绝慌了神,但也给耐克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幕,置庞大市场而不顾,巨额的代言报价差异,就是发自内心的歧视。

2、文章对与同样作为鞋业巨头的阿迪达斯之间的竞争说的不多,特别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正面战争没有太多文字描述,我相信有很多恩怨情仇,但是从商业原因不宜描述过多,所以如果从对一个MBA商业案例分析角度,还缺乏多面性,我想这可能要从第三者角度来调查、叙述、剖析,所以有的东西也就没了借鉴意义,边界条件不够。本书更多可从自传,或奈特先生的个人研究,或耐克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来阅读。

还有一点就是文中描绘的鬼冢公司令我诧异,听表弟讲鬼冢公司到现在生产的跑鞋还是世界领先,但是文中体现的是傲慢、拖拉、不严谨、没有信用。可能是那个是刚刚战后的日本社会形态,不是现在日本真实形态。这些年跟日本人也有多次接触,对日本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印象深刻,一、时间观念十分强。二、对于成果要求近于苛刻,与成本无关。我们国内概念方案经常偷工减料,但他们接近深化方案。三、骨子里虽然有傲气,但是表面还是十分低调、谦逊。四、去日本,你们发现这是一个十分有秩序的国家,且节约、努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巨大的转变。

最后,我在想如果耐克生在中国,会长成怎样?或奈特先生出生在中国,会不会创立出今天的耐克帝国。我想了很多,也假设了很多,这边没有去写,没有去展开,或许这也是一个课题,一个可以对我们体制如何培养国际性超级民营企业的课题。

作为一个平时读书有限的读者,也作为一个高度有限的工商业者,或许一时之间,我还没办法完全领略奈特先生的精神精髓,也没办法完全参透其中企业管理真谛,但都是我真实的思索,这是我写的第一篇书评,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格言网 趣知识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