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首页 > 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一)

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

在我开始敲击这篇读后感前,我做的事情是在给刚刚出生的儿子擦屁股,刚刚出生三天的他一个大臭屁把部分粪便喷到了我的鼻尖上。2017年7月7日,儿子降临人世,比预产期早了足足两周。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迷信,但是这样的巧合,也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仿佛有些与众不同,在延安十届星火文艺晚会的演出现场,二班同学将我撰写的舞台剧《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演毕,台词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抗日,算我一个!"儿子挑这样一个日子来临是不是知道他爹我是学历史的,对重大的纪念日才敏感,像结婚纪念日、妻子生日这样的日子每每忘记,所以他在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纪念日来临,给他爹划了一个重点。也是这个小家伙的待降期间,我加入了星火班的培训行列,表现的相当积极,都忘却了自己已经而立,应该事故圆滑、藏锋守拙地过活了。但是,历次主动上交作业的我,这次的确因为小家伙的突然袭击打乱了阵脚,以致于该读的书目尚未读完就要写一篇读后感上交。因为这篇读物只是题目四个字就足以让每一个当下的人陷入深思——"娱乐至死".

二十年前,美国的电视节目如火如荼的充斥于各个荧屏,各个电视节目的编导们想进一切办法来吸引观众们的眼球,如果你也处在当下这样被无数条吸睛信息包围的状况,你也就能理解那时候的美国人是如何在精良装备的娱乐活动中逐渐迷失的。尼尔?波兹曼是《娱乐至死》的作者。这个家伙是资深的媒体研究者,当然放在今天他或许是一个由写了至少100篇以上十万加的写手,然后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开始在网上兜售如何才能做到十万加,然后成为新媒体界的教父。然而这个人却敢于从时代中、从自己的领域中把自己抽离出来,以客观冷峻的态度关注于人们所得到的新息。在电视时代,一切都被娱乐化,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称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望着儿子、看着书,我们之所以要去敬佩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光辉思想的智者,是因为,他们思考过去、当下,剖析自己,目的是着眼未来。很明显绝大所数人会在选择到底是看原著《西游记》还是电视剧《西游记》时,选择后者。因为如果有一条短视频能够告诉你如何烧菜,你不会去看一本菜谱。然而读过《西游记》原著的人,肯定会比只看《西游记》电视剧的人,对孙悟空的世界更有发言权。因为,文字令你困惑、让你有无限想象。孙悟空头疼的时候,你的脑袋也许也在发麻。

《娱乐至死》(中信出版社2015版)的封面上,一家四口在盯着一台电视机。但是四具躯体,没有脑袋。这样一幅漫画,如果把电视换成人手一部的只能手机,估计就是在表达当下。我们追随着各种娱乐身心的信息,忘记了思考,然而书中反复提及的"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这句警言,正在我们身上上演。书中第二部分第十章《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中指出,当学生们从小习惯了从小就适应的各种娱乐化的知识电视节目,他们欢迎学校的老师们也采用类似的手段进行教学,于是学习理所应当成为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可是我们一路走来指导读书苦的人,却永远不会这么认为,因为教育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苦读书。那么大部分的人,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修完了校园生活后,走进真正的社会人群,才发现,事实并不如此。灰太狼不会被喜羊羊打跑,反而会把羊儿撕咬吞食。但是时间已经被娱乐的、轻松愉快的消磨光了。一个人是这样子接受教育的,那么他的社会价值功能可能只会体现在需要思考很少问题的工种上。一个民族大部分人如果这样接受完教育后,那么她将失去的是一代代会思考的人。二十年前美国人发出有关娱乐至死的深思的时候,我们的娱乐化工具还不发达。但是举目全球,好像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得上中国有这么多的娱乐手段,我们娱乐至死的精神丝毫不逊色于美国人,但可怕的人,极少有人在遵从于娱乐化时代的同时,抽身出来琢磨那些写手们的套路,让自己变成一个清醒的人。更有甚者,我们高举着宽容的名义,去向娱乐妥协,沦为娱乐的拥趸而不自知。

马列的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总书记的思想,没有一样是为娱乐妥协而生的,他们不轻松愉快,不让你迷信盲从,有时还需要你付出艰辛去研读,才能略知一二。有人愿意踏着荆棘,不断深究吗?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娱乐至死》读后感(二)

刚看题目《娱乐至死》我想娱乐也可以致人死地吗?娱乐是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的,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就好比如说电视,《娱乐至死》读后感.在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的时代里,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慢慢地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但是当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时,就印证了波兹曼说法“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继续往下看我们慢慢会发现娱乐的恐怖性,说成娱乐至死一点也不为过.

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提出了两个观点:

一、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

以上两者,是对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也可看作是对今天中国的预测.

虽说波兹曼的这一判断语调平和,但却内含绝望之心———电视1900年诞生至今不过百年,但它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在那张壮阔无比的“电视”屏幕上,无论多么残忍的谋杀,多么恐怖的地震,多么荒诞的政治丑闻,只要主持人温柔地说一声“接下来”,一切便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得干干净净……

于是,如今我们每日沉浸其中的所谓“信息环境”事实上已成为“电视”的一面镜子,不仅失败的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而且,新闻的价值也仅仅取决于它能带来多少笑声或嘘声……更有甚者,非凡品德、完美的人格之类,也仅仅取决于“化妆术”的高下……

为此,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任何专制在历史中都仿若云烟,转瞬即逝,但另一个场景却越来越快的逼近我们,我们俨然已经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电视文化,超级女声,明星学者,当《论语》也只有在借助于电视媒介才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时,孔子若泉下有知,也不知当喜当悲.在这起事件中,《论语》讲的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接受的方式,人们已经习惯了从电视里吸收文化,并以此为天经地义,实际上,电视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成功的扮演了一个“神话”的角色,而这也正是尼尔波兹曼教授在《娱乐至死》这本书里所要批判的,读后感《《娱乐至死》读后感》.

波兹曼举了一个例子,在今日的社会中,任何所谓的信息,在一个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无法存在的,他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简言之,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

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再者,更危险的或许是它的这种想法甚至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或者是鼓励.

近代的工业发展确实是给大众带来了福音,但物质的发展和精神的进步从来就不是必然成正比的,当美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时,举国为之欢腾,但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的态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我们满腔热情的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却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

电报的出现使信息的含义重新被定义,实用性和及时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娱乐性,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这样的状况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今天.

今天真的是进入了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从电视到电脑,信息呈现爆炸的趋势,但又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诗句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在信息的海洋里,我们几乎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但电视的特点,注意是电“视”,主要是用来看的,它的巨大的优势就在于那丰富多彩的画面,让人们应接不暇,无法思考,画面间隔的时间之短使人们丧失思考的时间,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因为人们如果通过眼睛就能够去理解某些事物,就没有人再愿意通过大脑去思考,这或许是人类的天性.

当今天,从政治到学术,无论什么内容,如果不披上娱乐的外衣,不屈从于观众浅表阅读的口味,就无法能够有效的传播.这或许是出现了一种病态,用波兹曼教授的话来说: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的良方?

只是,我最不希望出现的状况就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所要告诉我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在我看来,“娱乐至死”更多地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至于能不能到“死”的地步,还值得商榷.毕竟,人是矛盾体,崇高卑微、冷漠同情、自私牺牲、类似的太多矛盾情感都能附身在同一人身上,这就仿佛人体内的调节反馈机制.所以我相信人不会一味满足娱乐,乃至“死”.迟早,人天生的对崇高的追求会激发,引领正确的道路.比如文革巨大的精神荒芜后那批大学生,他们的阅读高度,也许数十年内都没有哪代人能够超越.这就是对此最好的佐证.

当然,还是感谢波兹曼,感谢他对这个时代的忠告. 但是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有着铁一般事实的忠告.

格言网 趣知识 读后感